进口食品成新宠,喷码机严把标识大关
在各色食品粉墨登场的今天,买到“洋货”已非难事。特别是近年来,由于包括乳制品在内的食品频频出现负面新闻
,进口食品在国内市场获得巨大的增长空间。正因为洋食品炙手可热,所以市场上假冒的进口食品也越来越多,甚至其
包装上的喷码机标识完全不符合国家规定。
5月29日,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指出,今年4月,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
202批,食品添加剂、品质和微生物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。
其实并非所有的进口食品都是质量过关的。进口食品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,进口商品有的称“原装进口”,有的称“
百分百原产地”,不能盲目相信这些广告标语,只有从正规渠道采购而来,并且拥有相关的产品报关单据才是真正的进
口食品。
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2011年修正版)等我国食品安全
相关法律法规,进口食品必须贴上中文标识,标识内容包括食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贮
存条件、原产国或地区名称,以及在中国内地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、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、地址和联系方式。如果没
有按照规定贴上中文标识,这些产品将不允许在国内市场上销售。
那么,作为消费者,怎样简单明了地辨别真假进口商品呢?
首先,要看外包装材料质地。尽量不要选择那些材料粗糙、印刷质量差的货品。
其次,看中文标签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。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内容应包括成分、含量、原产国、制造商、中国经销
商的名称及电话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,其中生产日期由喷码机打印,字体为点阵状。
再次,根据《食品卫生法》的规定,经营者在采购时应索取有关合格证书,为确保所购买的进口食品安全卫生,消
费者可向经销商索看有关的《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证书》,只要货证相符,基本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“洋货”。